资源与城乡规划系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学者讲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及方法研讨

2019-11-10
        11月8日上午,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主办,学科与科技管理处、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共同承办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及方法研讨”主题讲座于广州校区教学楼D101讲学厅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所所长张虹鸥主讲,我校资源与城乡规划系主任陈俊合、副主任李玲、关欣、宋云, 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副处长史航,以及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师生等170多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

李玲副教授主持
 
        首先,李玲副教授对张虹鸥所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陈俊合教授介绍了主讲人张虹鸥所长的学术背景,希望此次讲座能让在场师生开阔思路、学有所获,并预祝张虹鸥所长演讲成功。


\

陈俊合教授讲话
 
        讲座正式开始。张虹鸥所长简单介绍了就我国规划发展历程展开对国土空间规划,使在场学生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新理念、新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张虹鸥所长表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新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达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


\

张虹鸥所长开讲
 
        在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技术路线及方法讨论的讲述中,张虹鸥所长阐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概念、“双评价”的概念、“双评价”的目的以及“双评价的”意义,使在场师生真正了解“双评价”的重要性。他强调,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对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综合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进行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的适宜程度。
 
        张虹鸥所长从规划需求、具体内容、评价技术方法三个方面讲述“双评价”的基本思路——把复杂的科学分析评价过程转换为规划手法。他指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目的是确定资源环境的利用上限,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确定空间开发保护底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功能、五要素进行评价,以科学性、全面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具有功能导向、串联递进关系、国土全覆盖、层次性四个特性。


\

讲坛现场
 
        张虹鸥所长对“双评价”的学理基础以及评价内容做出相关的诠释,并由此展开“双评价”的技术路线及方法的探讨,为在座师生解读了“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他表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强调的是生态优先,而此次国土空间规划的必备内容则是在开展“双评价”的基础上来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张虹鸥所长强调,“双评价”是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7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明确指出,要开展陆海全覆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和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网格化适宜性评价,将基础评价作为各类国土空间开发活动布设的重要依据。
 
        张虹鸥所长在讲述“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时,以广东省为例,表明“双评价”是划定“三线”统筹与各市县主功能区定位、确定生态修复区域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地区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和功能分区的基底。他谈到,对于广东省的开发战略、一核一带一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等地理学评价分析时,作为学地理的人都应该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纷纷展开讨论并积极发言提问。在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空间规划体系是否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问题上,张虹鸥所长谈到,国家层面、省级是必须开展,地级市层面是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开展,县级层面则是选做而不是必做。


\

互动现场
 
        最后,李玲副主任作总结讲话。她对张虹鸥所长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强调,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师生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遥感、GIS等技术对国土空间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有更多的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学子在学习兴致的驱动下,拓展自身的技能并加强实践能力。

 
\

全体合影留念

\

张虹鸥所长与我系教师合影
文字:邱紫霞
图片:宋绮淇
审校:岑家发
 
资源与城乡规划系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站
2019年11月8日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联系电话:020-87211330 邮编:510520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