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我院2022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高梓毅、佘佳淼、余恺欣、龙雨琦;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李雨轩,指导老师蔡健婷、占潇羽在四川德阳举办的第四届德阳市花月季展大学生花境设计大赛荣获金奖,并赢得1万元奖金,还成功落地建设,并得到当地参展的市民的好评。
此次比赛于2025年2月启动,面向全国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公开征集设计方案,最终共有来自80所高校的718位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子参赛,提交有效参赛图纸共计164份,经过评审投票遴选出10份优秀作品入围,在深化图纸后由专业施工单位落地建造。2025年4月27日,组委会组织专家根据现场建造结果进行打分,得分由高到低评选出大奖1名、金奖2名、银奖3名和优秀奖4名。历经两轮严苛评审,我院团队凭借《同声刻,再春时》作品,在众多的985、211高校中脱颖而出,挺进10强入围。
主办方为我院学子颁奖
入围10强落地建设的团队名单
作品介绍
作品名称:同声刻,再春时 —— 基于古蜀音乐文化的疗愈花境设计
参赛者姓名:高梓毅 、佘佳淼、余恺欣 、龙雨琦、李雨轩
参赛院校:广州新华学院
指导教师:蔡健婷 、占潇羽
设计说明:本方案以古蜀文明为魂,月季为媒,构建"声景交互+植物疗愈"多维感知体系。三星堆文物与月季共奏时空交响,通过"音律三部曲"打造沉浸式体验:萌芽-入口以古笛造型的昆虫旅馆垂挂各色月季,利用虫鸣替代远古音律演绎"笛音初绽";鼎盛-中心区外围以编钟声音可视化拟象打造环形构筑,中心构筑悬挂青铜编铃,风动时与月季花影共谱“铃吟盛世”的声光韵律;融合-出口设置琴弦互动装置,弦声与光影交织,形成声景闭环、“弦声争融”之景。植物配置以德阳市花月季为核心,搭配本土品种,构建低维护可持续的粉绿疗愈花园,唤醒春日印象,实现古蜀文明、月季美学与现代人群的情感同频,重塑三星湖畔的时空叙事场域,唤醒德阳同城化的文化记忆。
方案图
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的入围方案正式进入营建实施阶段,2025年4月27日-4月30日我院团队成员于现场进行建成效果优化,进行了精彩的作品介绍,展示了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努力与成果。从创意萌芽到施工蓝图完美落地,团队成员将场景营造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融会贯通,与施工方建立了多方协作机制,在场地肌理重构、植物群落优化、景观细部深化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设计创意与施工工艺的精准对接。经过多日的精细营造,这座承载着生态智慧的花境作品终于在三星湖畔绽放芳华,开放即吸引逾千人次驻足观赏,成为市民竞相打卡的新热点。
构筑物优化与场地维护
专家评审现场:成员进行作品介绍
热情的市民在花境作品中“打卡”
作品细部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院学子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可。凸显学院“以赛促学、产教融合”育人成效。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