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无界,论道有方 — 记第一届“纵横杯”人文地理辩论赛巅峰对决
“纵横杯”人文地理辩论赛
· 决赛赛况 ·
2024年11月21日晚,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纵横杯”人文地理辩论赛决赛!本次赛事围绕“留在/逃离大城市是当代年轻人更好的选择”展开激烈讨论,旨在讨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年轻人究竟何去何从,为了实现自我抱负,涌向大城市是否是年轻人的唯一解。重点关注分析了当代年轻人的样态以及大城市的利好和弊害,为当代年轻人的选择提供参考。
本次辩论赛决赛荣幸邀请到了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博士沈楚洪、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宋云、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人文地理课程群教研室副主任陈静、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专业教师闫超等多位专业老师担任评委。此外,还有经验丰富的辩论教练——唐玮女士也加入了评委行列。他们的专业指导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
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宋云副院长首先发表讲话。她对到场参加决赛的评委们及参赛辩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紧接发表了自己对于本次辩题的见解。然后从本次比赛的公平性以及赛场的有序性两个方面对各位参赛辩手提出要求,随后,宋云副院长宣布本次“纵横杯”决赛正式开始!
宋云副院长发表讲话
本次决赛于广州校区中区绘图二室举办,两支队伍各显才能,为争夺最后的冠军名额展开了层层的攻防,呈现了本次“纵横杯”最精彩的一场比赛。
以下公布决赛的赛况:
“什么档次和我一队”VS “啊对对队”
胜出方为:“啊对对队”
本场最佳辩手为正方四辩:黄靖怡
第一届“纵横杯”人文地理辩论赛,冠军队伍为来自药学院的“啊对对队”。亚军为来自城规学院、公治学院、信工学院的辩手组成的队伍“什么档次和我一队”
两支队伍给我们带来站在多个视角的对各种人文焦点问题的见解和理论。
以下是来自决赛的现场图:
决赛的现场图
· 颁奖现场 ·
在颁奖前,组委代表陈静老师发表讲话。陈静老师首先代表组委会向所有参加比赛的评委及选手表达了感谢,其次总结了三场比赛下来的整体赛况,并为最终获得奖项的队伍送上祝福,最后提到,本次辩论赛聚焦多个人文热点,从学生、老师、企业、政府等多个角度剖析当前社会下的种种现象,让各位选手受益匪浅,同时辩论的新颖模式更是给评委老师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新体验,最后的最后由陈静老师作为组委会代表宣布本次比赛的圆满结束!
组委会代表陈静老师讲话
在颁奖环节,现场颁发的奖项有: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决赛最佳辩手。
宋云副院长为获得一等奖的队伍“啊对对对”颁奖。
一等奖队伍合照
沈楚洪博士为获得二等奖的队伍“什么档次和我一队”颁奖。
二等奖队伍合照
唐玮教练为最佳辩手:正方四辩——黄靖怡同学颁奖。
决赛最佳辩手
· 选手感言 ·
经过这场紧张而激烈的辩论赛,我感到既兴奋又充实。在准备过程中,我们团队深入研究了辩题,不仅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比赛中,双方辩手都展现出了高水平的辩论技巧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这让我受益匪浅。
尽管结果有胜负,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学习。感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主办方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也感谢对手的精彩表现,让我们的比赛更加精彩。期待在更多的辩论赛中与大家再次相遇。
——曾芷茵
辩论赛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赛场上,我感受到了紧张与刺激,也收获了成长与喜悦。通过辩论,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何运用逻辑与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在人文地理学科知识的海洋中还有许多等待我去探索与学习的。
——邢嘉玥
参加这次辩论赛,对我来说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个人成长与思考的旅程。在此,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参与其中。我们团队在准备过程中深入探讨了辩题的每一个细节,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也加深了我们对人文地理学科的理解。比赛中,尽管我们观点不同,但对手的精彩表现让我学到了很多。输赢之外,我更珍视的是这次经历给予我的启发和成长。
——蔡雯佳
现场合照
第一届“纵横杯”人文地理辩论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从初赛的紧张不安,到决赛的淡定自若,每一位选手都在这里留下了成长的足迹。逻辑更加严密,表达更加流利,这份进步背后是无数次的练习与思考,是对自我极限的一次次挑战。
不仅如此,本次辩论赛还成为了连接人文地理课程群教研室成员的桥梁,促进了教师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看到大家共同努力的画面,让人倍感温暖。
感谢所有参赛者的精彩表现,感谢观众朋友们的线上、线下支持!我们相信,“纵横杯”的舞台将吸引更多热爱人文地理的小伙伴加入,共同探索这片广阔天地的秘密。明年再见!
—— 组委会敬上